您好,欢迎来到广搜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广搜网 > 焦点新闻 >“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4/3 13:37:55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金台资讯
记者 黄晓慧

北站街道营商专员走访企业。

富图格雅影像艺术中心。

飞行在上海市北高新园区的载货无人机。

张园西区—茂名北路步行街。(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顶级商圈扎堆、“月亿楼”林立、首发首秀常年不断档……曾屡创实践样本、走在发展前列的上海中心城区静安,近年来以产业为牵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企增利。
好环境吸引企业纷至沓来。2024年,静安区共引进首店234家,平均每一天半就有一家首店开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类型总部20家;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逾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50家。
今年2月,静安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发布《静安区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49条具体举措。近日,记者走进静安区几个主要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听企业讲述他们感受到的营商温度。
“好办”“智办”“全包办”
苏州河边,由老建筑改造的富图格雅影像艺术中心准点营业,工作人员搬出一张张座椅,沿老建筑砖红色墙体一字摆开。市民游客坐在椅子上休憩,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富图格雅公司负责人江美玲说,摆设座椅的想法,源自一本《营商护照》。
2024年4月,江美玲从北站街道营商专员沈敏婕手里接过“一企一本”的《营商护照》——这本护照大小的册子上标注了“事前合规辅导”“专属金融服务”等十大核心服务项目及详细说明,可谓“一册在手、服务全有”。
“我们这样首次进入中国的外企,对政策、服务事项不是很熟悉,《营商护照》里有详细介绍。”江美玲说,根据《营商护照》中“事前合规辅导”指引,企业向北站街道提出了在围墙外设置外摆座椅的想法:“马路对面就是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游人如织,我们希望用外摆座椅的方式引流增人气,也能为周边社区增色添彩。”
设想虽好,却因未有先例,让街道一时犯难。“企业需求就是政府优化服务的方向,不破法规破常规嘛。”北站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街道请来静安区绿化市容等部门,与企业共同研究设计座椅样式和摆放形式,平衡好滨水空间、行人通行、人气集聚之间的关系。最终研究出来的方案是:在沿街公共区域,安装既美观又实用的固定座椅,富图格雅影像艺术中心外则每日限时摆放座椅,并免费供公众使用。这些“共享座椅”既解决了企业的营商诉求,又增加了公共空间休憩功能。
“优化营商环境,应该充分听取企业诉求。”北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天正介绍,2024年初,北站街道走访调研辖区企业,梳理出辖区企业高频诉求23项,整合街道各职能部门及辖区20余家社会资源,街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把街道的政府服务“集成”到一本《营商护照》上。
街道将营商环境办公室作为中枢平台,统筹协调街道职能部门、场所单位和社区单位等26家单位,由12名业务能力强的街道办工作人员担任营商专员,实现重点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诉求通过24小时营商服务热线或营商专员“一口接入”,实现跨部门事项“最多跑一次”。
“过去需要对接多个部门,现在一位营商专员‘全包办’,体会到了北站街道办一直说的‘把麻烦留给政府,把方便让给企业’。”江美玲说。
自《营商护照》推出以来,北站街道累计为35家企业提供82项服务,新引进企业423家,稳商率100%。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好气候一样温润宜人。”王天正说,北站街道正着手研究新的助企惠企服务项目,并计划以“护照续页”形式纳入服务体系,需求牵引、服务跟进,《营商护照》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智办”升级。
创新模式开辟消费新空间
静安区张园西区,一栋百年石库门建筑内,一个尚未入驻中国的欧洲珠宝品牌连办两场展示会,琳琅满目的珍宝以“保税品”身份呈现,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与品鉴,并完成了第一单交易。
在张园保税仓监控中心,记者见到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货物定位数据与仓储环境指标。“张园保税仓是建在文保建筑里的消费新空间,不同于建在码头、机场等海关口岸的保税仓。”张园管理方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说。
“当某件商品进入3米警戒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触发AR(增强现实)预警,海关工作人员可同步调取三维模型进行查验。”时筠仑演示着智慧平台的场景应用功能,“无感监管”模式既保障了海关对货物的精准把控,又为品牌方提供了“店展分离、前店后仓”的灵活运营空间,实现了货物入库到消费的全链条可视化监管。
项目成功落地绝非偶然。2022年11月,始建于1872年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其西区经修旧如故的改造后,正式向公众开放。两年多以来累计引入30个高能级首店入驻,举办160余场首发首秀活动,日均客流量3万人次以上,峰值达到8万人次。
“人财两旺,让我们看到了张园提升消费能级、促进国际商贸的号召力,也发现一些新商机,比如国际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展示新品,如果有没卖完的产品,需要重新办理退税,不少消费者则要跑几十公里到保税仓看货。能否创新海关监管模式,试水保税消费?”时筠仑提出这一想法后,与海关部门一拍即合。
静安区联合上海海关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在主体资质方面,通过“一企多证”审批机制实现15个工作日完成全流程注册;在建筑改造方面,制定《文保建筑内保税功能改造技术导则》,将安防设施与历史风貌保护有机结合;在政策配套方面,推出“保税仓+展示交易”集成创新方案,支持企业开展“前店后仓”的跨境业务。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海关支持的三方协作机制为设立保税消费新空间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时筠仑说,项目推进过程中,静安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委、文旅局与上海海关成立专班,针对文保建筑消防规范、保税货物监管流程等23项难点制定专项解决方案。
保税仓的落地,使张园从单纯的商业地标升级为兼具文化传承、国际商贸功能的复合型平台。消费者可现场参与设计定制,商品经海关核验后即可在店内提货,先体验后消费。而对品牌方而言,保税仓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极具吸引力。“从仓储物流到报关清关,张园保税仓为我们的跨境业务省去了80%的中间环节。”某国际纺织品牌负责人表示,依托张园的区位优势和客群资源,品牌计划将中国区首店设于此处,并借助保税功能开展全球新品首发业务。
如今,张园保税仓已与珠宝水晶、高端服饰等12个领域的国际品牌达成合作意向。“我们正与海关磋商‘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创新监管模式。”时筠仑说,张园保税仓将拓展数字关境、区块链溯源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建立覆盖“展品—保税仓—门店—消费者”的管理体系。
当好企业的“时间合伙人”
一架载货无人机在汶水路市北·智汇园上空划出优美弧线,穿越密集的楼宇,仅用6分钟便稳稳地降落在2公里外的江场路市北·壹中心。
2024年11月,这条低空物流航线在上海市北高新园区试运营首飞成功,吸引了众多客户咨询合作业务。作为航线空域管控服务的技术提供方,卡斯柯公司体会到,园区的倾力托举至关重要。“仅用半年时间,我们的技术就在应用场景中得到验证,产品顺利上市,可以说市北高新园区给了我们一片天。”卡斯柯公司产业创新孵化中心总经理张立鹏说。
“这片天”的序幕从2015年就已开启,当时静安、闸北两区合一,“老静安”将外溢的产能转移至市北高新园区,彻底激活了这个区域的产业潜能。卡斯柯公司就是从“老静安”迁移而来的企业之一。
“我们刚搬来时,就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科创氛围。”张立鹏说,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集成商,卡斯柯公司近年来投身低空领域技术研发,然而,如何将这项技术有效应用于实际场景,成为了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
园区的企业服务专员经常上门服务,张立鹏回忆说:“他们做足了功课,了解企业的痛点堵点。很多办法是园区和我们一起碰撞出来的,比如园区提出台风天用无人机巡检高楼上的广告牌,这启发了我们新的应用场景。”
除了合作共建低空智能管控服务平台、运营低空物流航线,市北高新园区还帮助卡斯柯公司对接上海市容绿化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将园区紧邻的走马塘提供给卡斯柯“试验”河道巡检技术。
企业的成长也“反哺”园区的发展。“我们不仅服务企业,也进行园区管理的自我升级,比如玻璃幕墙的维修和巡检过去依赖人工,现在低空巡检能够整合视频流、数据流,成了精细化管理的新工具。”市北高新园区相关负责人周晓芳说。
“营商环境千百条,企业感受度第一条。”周晓芳表示,“近年来,我们从科技服务、营商服务、配套服务三个维度,积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当好企业的‘时间合伙人’。”
而今,市北高新园区集聚了数据智能相关企业700余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园区单位土地税收产出强度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
倾力排忧解难、长情陪伴左右,与企业共同绘制产业生态圈,“金牌店小二”的服务本领成就静安区的营商品质。在上海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风生水起之时,静安顺势而为,聚焦硬科技、新赛道,大力实施“百企成长”计划,加大“一企一策”扶持力度,让更多本土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在好搜中搜索“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在必应中搜索“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在搜狗中搜索“金牌店小二”陪伴企业成长


广搜网

QQ:3864692706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38646927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