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一号文件:播种“三农”新希望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4/2 22:17:03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山东省委一号文件:播种“三农”新希望
海报新闻
当和煦的春风吹拂齐鲁大地,山东省委一号文件将36条举措犹如一粒粒种子播撒到广袤农村,开始孕育新一年的新希望。
这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委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聚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这一主题,对全年的“三农”工作作出了具有很强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细化部署,而最终目标是要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
回看过去一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42亿斤、已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蔬菜总产达到9623万吨、肉蛋奶1680万吨、水果3325万吨、水产品950万吨,都在高基数上保持了稳定增长。一连串沉甸甸的数字,刻画着“齐鲁粮仓”的成色,展现着山东在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中的担当。
虽然丰稔连连,但是,粮食生产,须臾不能放松。“齐鲁粮仓”,还要迈向更高水平。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依然首要部署粮食安全,以更高标准对“齐鲁粮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
具体实践中,在粮食生产方面,要继续主攻单产提升——纵向上,做到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横向上,统筹推进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多种作物生产;点上,加力推进德聊“吨半粮”、汶阳田等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建设;面上,坚持平原、山地、丘陵、盐碱地全面提升。在重要农产品生产方面,要持续深挖“四个潜力”——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贡献更多优质的菜果菌、肉蛋奶、水产品,丰富百姓餐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一直以来,山东奔着强农富民的目标,努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省委一号文件通过部署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措施,着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强产业,需因地制宜、一业一策。目前,全省初步筛选了330个地域特色明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涵盖蔬菜、水果、畜牧、渔业、中药材等各个领域,针对各个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持续发力,才能逐步培育壮大。
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联农带农。一方面,推动各类产业链条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另一方面,将联农带农成效与政策支持挂钩,引导各类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口袋要殷实,利益也要有保障。改革是对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省委一号文件重点提出的积极稳妥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等,都充分体现着“有利于农民”的鲜明导向。
与此同时,为了让农民生活更舒适、更幸福,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列明了一项项具体的任务: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行政村区域实现5G和千兆光网全覆盖,新改造提升村卫生室2万家,打造2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要把这些好事办好、实事办事,努力让群众可感可及。
春天播下种子,只要努力耕耘,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定能得到累累硕果。
(大众新闻记者 毛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