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密码”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4/2 18:49:15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水城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密码”
天眼新闻
4月2日,以“水城早春领鲜一步”为主题的2025水城区早春农特品牌推介发耳樱桃旅游节新闻发布活动在贵阳举行,水城区解读了中国科学院助力水城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密码”。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破解“品质密码”。中科院立足水城资源禀赋,以“水城猕猴桃”“水城春茶”等特色农产品为核心,通过品种改良、生态栽培、贮藏保鲜等技术攻关,推动品种优化和品质提升。例如,中科院为水城猕猴桃产业引入抗逆性强、果型标准化的新品种—东红,结合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确保果实品质稳定、上市周期可控,为“领鲜一步”品牌奠定科技基础。
智慧农业系统集成,激活“效率密码”。中科院推动了卫星遥感技术、低空无人机与物联网等“空天地一体化”农业监测网络在水城产业化建设中的实际场景应用,通过监测土壤墒情、病虫草害发生态势与气象变化状况,为农户提供精准种植建议;同时推广智能分选、冷链物流等技术,降低损耗率,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延长农产品货架期。例如,在米箩镇试点建设猕猴桃“智慧果园”,在龙场乡与杨梅乡试点建设“智慧茶园”,亩均效益提升30%以上。
生态循环技术加持,守护“绿色密码”。中科院水城帮扶团队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水城区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的技术方案,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等集成技术,推广“果-菌-肥”循环模式,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既减少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又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产业链科技服务,打通“融合密码”。从种植端到消费端,中科院团队联合地方企业打造“科技+品牌+文旅”融合模式。例如,开发猕猴桃深加工产品(如果酒、果酱)及茶叶、樱桃等早春特色产品,建立农产品区块链溯源平台,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农旅节庆策划,让“猕猴桃丰收节”“白族文化节”“樱桃旅游节”等节日成为三产融合的标杆。
院地合作长效机制,夯实“人才密码”。中科院通过“专家工作站”“田间课堂”培养本土技术骨干,并搭建数字化农技服务平台,让农民“一键触达”中科院专家资源。目前,已为水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次,孵化科技示范主体50余家。
中科院的“科技密码”始终围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使命,通过“顶天立地”的技术创新与落地服务,助力水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未来,中科院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与水城人民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