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DeepSeek:人到中年存多少钱才能躺平?答案很惊艳!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26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问DeepSeek:人到中年存多少钱才能躺平?答案很惊艳!
中年林叔
春节期间最火的不是央视春晚,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模型人工智能Deepseek,春节连续几天霸屏热搜,已引起全球轰动,英伟达等科技股暴跌。
林叔也下载测试感兴趣的话题,答案真的让人很惊艳!
DeepSeek没有像以前的那些人工智能软件,只是对公开网页信息的搜集整理,而是有自己的深度分析和智能输出,根据不同变量,对资产处置及消费等,给出实操性很强的计算公式。
这个答案让人眼前一亮,现在能够理解老外为何如临大敌了!
咨询页面截图
我问:“40岁以后,到底要存够多少钱,才能在二三线城市躺平?”
DeepSeek答(原文呈现,作者未删减):
40岁以后在二三线城市需要存够多少钱才能躺平。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用户可能已经考虑过提前退休或者财务自由,所以需要具体分析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
首先,我需要确定二三线城市的平均生活开支。这可能包括住房、食品、交通、医疗、娱乐等。不同城市差异可能很大,比如成都和洛阳的生活成本可能有明显区别。所以可能需要一个范围或者平均数值。
然后是通货膨胀的问题。用户现在存的钱在未来可能会贬值,所以计算时需要考虑通胀率。假设年通胀率3%,那每年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所以可能需要用实际收益率来调整投资回报。
接下来是投资回报率。用户存的钱如果进行投资,比如股票、基金、债券等,可能会有不同的回报。通常建议使用4%的安全提取率,也就是每年提取4%的话,本金不会减少。不过这个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情况可能需要验证。
医疗费用是一个大项,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医疗开支会增加。用户可能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医疗费用,特别是重大疾病,这部分可能需要额外的预算或者保险覆盖。
住房情况也很重要。如果用户已经拥有房产,没有房贷的话,生活成本会低很多。如果有房贷或者需要租房,那每月开支会增加不少。所以需要明确用户是否有自有住房。
家庭结构也是一个因素。用户是一个人躺平还是有家庭需要供养?如果有配偶和孩子,教育费用、生活费用都会增加总需求。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躺平”的具体生活水平。是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有一定品质的生活,比如旅游、娱乐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应的开支差异很大。
寿命预期也需要考虑。如果用户40岁,预期活到85岁,那么需要准备45年的生活费。但如果投资回报能覆盖通胀,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不过寿命不确定,可能需要预留更多。
可能还需要考虑应急资金,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失业、家庭紧急情况等。这部分资金可能需要单独计算。
总结下来,需要分步骤计算:确定年支出,考虑通胀,计算所需本金,考虑投资回报,医疗、住房等因素,最后综合得出一个范围。可能需要用不同的假设情况来给出一个区间,比如低配、中配、高配版本,让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在二三线城市实现“躺平”(即财务自由、无需工作)所需的存款金额,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结构、预期寿命、投资回报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以下是一个大致的计算框架和参考范围:
1. 基本假设
生活水平:中等偏简朴(非奢侈但舒适)。
居住情况:已拥有房产(无房贷)。
家庭结构:单身或夫妻二人(无子女教育负担)。
预期寿命:按85岁计算,需覆盖45年(40岁起)。
年化投资回报率:保守按4%-5%(参考“4%安全提取率”原则)。
通货膨胀率:长期按3%计算。
2. 年度开支估算(以2023年物价为基准)
在二三线城市,维持基础生活(含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的年均开支:
低配版:5-8万元(简朴生活,较少额外消费)。
中配版:8-12万元(适度消费,偶尔旅行、购物)。
高配版:12-20万元(较高品质生活,频繁旅行、兴趣消费)。
3. 计算所需存款
根据“4%安全提取率”(即每年提取本金的4%作为生活费,本金基本保值):
公式:所需存款 = 年开支 ÷ 4%
(例如:年开支10万元 → 存款需250万元)
4. 关键变量与风险
医疗费用:
建议额外预留50-100万元应对大病或长期护理(或通过商业保险覆盖)。
通货膨胀:
若实际投资回报率无法跑赢通胀(如仅存银行定期),需大幅提高本金。
住房成本:
若无自有房产,需增加200-300万元购房预算(视城市房价而定)。
家庭负担:
若有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需求,年开支需额外增加5-10万元/年。
5. 实操建议
投资组合:配置低风险资产(国债、大额存单)+ 权益类资产(指数基金)平衡收益与风险。
动态调整:每年根据实际开支和投资收益调整提取比例。
Plan B:保留1-2年应急现金,并保持少量创收能力(如兼职、租金收入)。
总结:
在二三线城市,40岁后“躺平”的存款门槛大致为200-500万元。若希望更稳妥,可参考以下公式:
所需存款 = 年开支 × 25(4%提取率) + 风险缓冲金(50-100万元)
最终金额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如城市、家庭、健康)灵活调整。
林叔,前资深互联网人,北京某大厂工作15年,40多岁提前退休,现各地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