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3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
是民间俗称
“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二月二”
又叫春龙节、农事节
“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
它是中国民间
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
吃龙鳞饼、理发……
一系列习俗
令这个身处春天的节日
暖意融融
今天21时前后
迎来“二月二,龙抬头”
3月1日21时前后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届时,东方苍龙的龙头角宿将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状如巨龙苏醒,昂首向上。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我国古代将天球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按方位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宫,也称“四象”,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龙抬头”天象中的龙,指的就是东方苍龙。
依此划分,每宫包含七个星宿。东方苍龙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形态上看恰如一条巨龙:角宿如龙头,亢宿似脖颈,氐宿如胸膛,房宿若龙腹,心宿如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构成龙尾。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龙抬头”的时间并非一成不变。大约在2000年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在日落后不久就能看到“龙抬头”。但如今,这一景象的出现时间已推迟至晚上八九点。
为何古今观测时间会相差几小时?据了解,地球自转轴像陀螺一样在空间中缓慢摆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岁差,由于它的存在,同一恒星天象出现的时间也在缓慢变化。经年累月,“龙抬头”时间受岁差影响而逐渐推迟。大约每过1000年,“抬头”时间会推迟1小时。
此外,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比较迟的年份,迎来“二月二,龙抬头”的时间点相对较早,反之则较晚。比如说,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3月1日,大家看到“龙抬头”的时间在晚上9点左右,比去年3月11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了40分钟左右。
“龙抬头”也并非农历二月初二独有。农历二月初二后近两个月内,公众可在夜晚不同时段看到角宿从东方地平线渐渐升起。若想观赏整条“苍龙”翱翔夜空,需耐心等待至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那时人们入夜后抬头仰望,就可以看见七宿连成“巨龙”横亘天空。
“龙抬头”的说法源自哪里?
从节气上说
农历二月初
正处在“雨水”“惊蛰”
和“春分”之间
气温回升,大地解冻
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
开始降雨
为不失农时
“二月二,龙抬头,
大家小户使耕牛。”
在春耕将始之时
敬龙祈雨
目的是盼望五谷丰登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古人称二月为“如月”
这里,“如”有跟随的意思
寓意万物相随而出
形象地说明
春天不断焕发的勃勃生机
“二月二”,吃什么?
为取吉利
到了“二月二”这一天
有吃龙食的传统习俗
吃春饼叫“吃龙鳞”
吃水饺叫“吃龙耳”
吃米饭叫“吃龙子”
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面条叫“扶龙须”
吃油炸糕为“吃龙胆”
吃麻花为“啃龙骨”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此外,“二月二吃豆豆”
不少地方当日还有炒豆子
吃豆子习俗
“二月二”习俗
剃 头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二月二,龙抬头”。乡间又有“剃龙头”之俗。老百姓在过大年前,都要剃头,所谓“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正月里,一般不剃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人们都要理发剃头,大约也是为讨个吉利,沾一些龙的吉祥喜气。“二月二剃龙头”,可能还有“期望成龙”,希望状元及第,有一个美好前程的寓意。
熏虫儿
从明朝起,民间就流行“熏虫儿”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馅饼用油炸来吃,用炸油的气味来熏床或炕,把将要复苏的“虫儿”熏死,来祛除病灾,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这天还要清扫房屋。俗谚说:“二月二日扫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引 龙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在晋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
接“姑娘”
在苏北,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踏青
二月二,真有“龙抬头”!就在→
宋朝时“二月二”叫“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又有“踏青节”之称,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此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龙抬头”,好兆头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
许下美好的愿望吧
提振自己的精神头
让好运,从这头直到那头
愿我们每个人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来源: 长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