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新年有个好兆头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3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二月二,龙抬头,新年有个好兆头
半岛都市报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今天,是3月1日
农历二月初二
是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
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春天,来了!
二月二,剃龙头
一年都有精神头
人们选择在这天理发
希望可以从“头”开始、鸿运当头
期待以一个崭新的面貌
迎接春天的好光景
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
翻土、整地、施肥……
农民们在地里忙碌着
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了
人们期盼着一个好年景、好收成
“烟村南北黄鹂语
麦垅高低紫燕飞”
二月二也是“踏青节”
春游正当时
人们在郊外赏春踏青,奔跑嬉戏
融欢笑于自然,不亦乐乎
“龙抬头”这天有哪些讲究?
这些事祝你一年好兆头!
《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自古以来,龙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很多吉祥寓意。
人们将“二月二,龙抬头”作为祈福纳祥、驱邪禳灾的日子,这一天有哪些风俗和讲究?一起来看↓↓
“剃龙头”
二月二,有“剃龙头”之俗,此时恰好刚出正月,人们迎来一个理“精神头”的好机会。民谚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这一天,借“龙抬头”之吉时,孩子“剃喜头”,健康长大,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带来好运。
你知道吗?其实古代人也热衷于理发。在《永乐大典》收录的《净发须知》中,对理发师的从业要求、言谈举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净发社的“美发师”被称作“净发伎艺人”,理发被称作“卖艺”,一次“美发套餐”包括修眉、理发、剃须等,简直太全面了!
吃“龙食”
“二月二,龙抬头”,在饮食方面也有不少讲究,不少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被称为“吃龙麟”(用春饼卷起各种菜,一层一层好似龙鳞)
吃面条被称为“吃龙须”
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
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米饭叫“吃龙子”
也有些人家会准备炒糖豆的原料,到了“二月二”早上,用糖炒花生和黄豆,香甜可口。有些地方讲究煎焖子、吃猪头肉等,寄托了人们祈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耕节
“龙抬头”这天,又被称作“春耕节”,这又是为什么呢?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使耕牛”,在农业领域,“龙抬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此时节雨水越来越多,正是耕种的好时候。
踏青节
据了解,二月二日春游踏青之俗大约始于唐代。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这首题为《二月二日》的诗描写的正是春游踏青的景象。
宋代游春宴饮的风俗日盛,人们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名曰“花朝节”。“江上初逢社燕归,青春二月色犹微”“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反映了文人雅士在二月二这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到了元朝,二月二又被称为“踏青节”,百姓纷纷出门踏青郊游,有人在回家途中会采摘一些花叶,拿回家门前拜祭,寓意“迎富”。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人民日报、中国传统文化、央视新闻、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