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你比李白要晚点看到“龙抬头”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3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二月二 你比李白要晚点看到“龙抬头”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今天是二月二,惊蛰后,万物复苏。除了传统的二月二理发的习俗,古人还习惯于在这天观星以判断农时。二月二前后的黄昏,代表“东方苍龙”龙角的角宿,便会首先从东方地平线附近升起,古人看到这一天象便知道该下地干活了。
不过跟古人不同的是,因为岁差的关系,今人二月二要比古人晚大约2小时才能看到“东方苍龙”从东方地平线上“抬头”。“大约1000年晚一小时左右。”这意味着你比1000多年前的李白看到的龙抬头要晚了。3月1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二月二 春夜龙抬头 摄影 星联CSVA文彬
龙抬头 角宿先升起
王科超解释,为了方便认星和观星,我国古代天文学体系中,把天空中的恒星,若干颗划为一组,每一组称之为一个星官,同时又按照星官在天空中的位置,将几个或几十个星官组成一组,构成了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在二十八星宿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共同构成了翱翔在夜空中的那条中国龙——“东方苍龙”。我们常说的二月二龙抬头中的“龙”实际上指的就是东方苍龙。
在古代,二月二前后的黄昏,代表“东方苍龙”龙角的角宿(位于室女座,室女座最亮的角宿一其名便来源于角宿),便会首先从东方地平线附近升起,意味着东方苍龙经过冬季的蛰伏,开始出现在夜空中,由于是龙角的角宿先升起,身子还在地平线以下,因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古人早已发现恒星具有一定运行规律,它们在不同季节出现在不同方位,故根据星空变换的规律,就可判断出季节变化,用来指导农耕生产,从而有了授时功能。”星联CSVA蒋晨明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也就意味着,大地开始解冻,即将春暖花开,也该下地干农活了。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转向夏天,龙头和龙身也将越抬越高。仲夏端午时节,“苍龙七宿”将飞升至夜空正南中央,《易经》称“飞龙在天”,也就是“端午节”了。
岁差 让你比古人“晚点”
按照古人的观测,二月二,一般在入夜后黄昏,苍龙的龙角就会升起来,但是现在,今人与古人在同一黄昏却看不到龙抬头,这是为什么?“现代人看到的星空和古代是有些差别的,症结就在‘岁差’上。”蒋晨明说。
什么是岁差?
简单地说,地球是有自转轴的,但这个自转轴并不老实,放在历史长河中看,它有一定的漂移和摇摆,譬如你玩一个陀螺仪,除了自转,它整个身体也会晃悠。
“这一晃悠不要紧,导致地球人的观测位置会发生些许变化,以地球人的视角看上去,就是天上的恒星位置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大,但时间长了,就造成了古人看到的星空,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出现了差异。”
就拿入夜后“龙抬头”——角宿升空来说,发生的时间点就有些不一致了。古人观测是在二月二的入夜时分,但今天在同一时段,其实看不到。
二月二 晚上9点后再看“龙抬头”
那么在岁差的影响下,二月二(3月11日)晚几点才能看龙抬头?答案是要延后约2小时。
“以11号的北京地区为例,角宿从东方升空,至少要等到晚上9点半之后,考虑地平线视野受限,真正要看到,估计还要再延后一个多小时。上海地区更靠南些,大概可以比北京提前二三十分钟。”蒋晨明说。要想像古人一样,大部分地区入夜就能看到龙头的话,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再延后些时节,大概在清明节就可以实现了。
龙抬头季节一旦到来,就是春天;“苍龙”升到南天正中,就是仲夏端午;待到秋天来临,入夜时我们再看龙头,就已经在夜空西边了,变成下落态势了。
观测龙抬头需要哪些装备?答案是肉眼即可。但需要了解一些观星常识、熟悉一些观星软件,方便快速找到角宿“龙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