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艳:AI时代防沉迷需要“破界思维”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40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孙宏艳:AI时代防沉迷需要“破界思维”
未来网
未来网讯(记者 苏建军)当我们已迈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新纪元,AI技术如影随形,悄然渗透至工作、学习与娱乐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图景。从智能语音助手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到智能学习软件助力知识掌握,再到沉浸式 AI游戏体验,AI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与此同时,AI沉迷问题却如同潜藏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威胁着青少年群体,并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
根据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近九成未成年网民对人工智能技术有所耳闻,其中42.4%表现出浓厚兴趣,更有19%的未成年网民已亲身体验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这组数据直观地反映出人工智能在未成年人中的迅速普及,其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复杂,不容小觑。
面对这一新兴且复杂的挑战,2月18日下午,在由未来网主办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接受未来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要改变以往的“隔离”方式,以更加理智、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与探索。
孙宏艳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类AI大模型将更广泛地融入日常生活。我们不应像以往那样将孩子与AI大模型隔离开,而应充分利用它。要从恐慌新技术到要以理性的态度接纳新技术,积极拥抱新技术。为此她提出四方面建议:其一,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包括学生行为监测、学校行政管理等方面。同时,借助AI大模型与孩子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为孩子设计运动、休闲方案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在座谈会上发言
其二,要从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制定个性化防沉迷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能满足不同孩子和不同群体的防沉迷方案。
其三,要将关注重心从单纯的线上转移到线上线下并重。根据过往研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因素复杂多样,可能是情感缺失、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或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忽视等。当前,很多孩子拿大模型解答情感问题,这反映出他们内心存在成长烦恼。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防止出现过度依赖机器、情感冷漠等人机化和非人化的现象。
其四,AI大模型虽然本质是机器,但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他人”的角色,孩子们会与大模型对话、倾诉烦恼。基于此情况,不妨转变思路,不是把它隔开,而是把大模型纳入 到“重要他人”这一范畴,研发儿童友好型的大模型,尽快开设AI安全使用的相关课程,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