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这里点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4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企业为这里点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记者 戴绍志
创新推出“个转企高效办成一件事”,成功争创全国统一企业开办平台国家级试点;用好“金融超市”“数字工商联”,强化金融支持服务……2024年以来,河间市锚定重点、强化举措,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精准发力,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常态化、长效化,为推动河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
优化政务服务
让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没想到办理得这么快,效率这么高。”日前,谈到办理自有房屋提供餐饮业服务的审批过程,河间市国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娇娇高兴地说,本以为要跑好几个部门、跑好几趟才能办成的事儿,在该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市行政审批局一个窗口就全办成。
针对孙娇娇办理的业务,该市行政审批局窗口工作人员启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办餐饮店”套餐申报模式,主动帮孙娇娇与消防、城管等部门进行对接,并就现场勘查工作与市行政审批局勘验科沟通,同步开展勘前指导。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孙娇娇一次性提交材料,实现上午申报、下午勘验、当天拿证。
在河间,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刷新了百姓办事体验。
2月18日,走进河间市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每个办事窗口都配备智能双面屏一体机。智能双面屏一体机集高拍仪、影音采集、资料查询、评价等多功能于一体,采用双屏交互技术,同步显示办理业务人员信息、办理业务、办事指南、“办不成事”联系方式等信息,办结后能在窗口及时开展“冀政评”评价信息全量收集。
“通过配置智能双面屏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服务大厅实现数字化管理。”河间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裘丽介绍,市政务服务中心采购智能双面屏一体机,对86个业务窗口进行全量配备。
2024年以来,河间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整合各类政务数据,实现“一网通办”,不断提高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该市创新推出“个转企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河间套餐,做到“个转企”相关服务事项“一事联办”。在“个转企”变更登记的同时,实现一套材料一并办理公章刻制等5项业务,同时办理道路运输、代理记账、食品经营、印刷经营等后置许可证,平均办结时限缩减80%,提交材料缩减60%。截至目前,已经为200余家企业提供咨询、办理服务。
同时,推进业务“集成办”,打造服务专区。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打造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的服务场景,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的业务集成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有效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坚持“线上优先,线下兜底”原则,实现“一端申请、一网通达、全程在线”审批,运用“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做好兜底服务,做到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次办好。
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统一受理、数据共享等方式,群众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0%,办理环节平均压缩86%,提交材料平均压缩67%,办事效率整体提升77%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2月18日,在位于河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常丰线缆有限公司车间,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正加紧生产。
“仅用11个月,我们建设的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项目一期工程便竣工投产。”常丰线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启说,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是企业对河间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真实感受。
2023年10月,常丰线缆有限公司投资15.6亿元,在河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110千伏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项目。该项目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2024年9月,项目一期竣工投产。
“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河间市相关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王东启说,占地7.5万平方米的工厂建设需要将地下光缆移走。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仅用一个多星期,地下光缆就顺利迁移完毕。
项目一期投产后,产品检测需要接入天然气。按常规报备,需要一个月时间。公司向河间相关部门汇报后,仅用一周时间,天然气便顺利接入。
因为公司需要接入电力专线,2024年正月初六,电力部门就来现场进行施工。
项目一期投产后,面临招工难题。今年正月初一,在河间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河间市融媒体中心便通过公众号、电视台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为公司招聘员工200余人,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2024年以来,河间市全力打造服务周到的要素环境,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该市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用地需求,推动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全面提速。同时,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该市还集中力量提升道路、水电、排污、网络等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健全信息、物流等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河间市还坚持用好“一线工作法”,推行定向包联服务制度,创新推行定点走访、每月会商、在线答疑等服务机制,实现一对一全天候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诉求、掌握经营动态,随时贴近服务。
实施精准帮扶
打通企业发展堵点
2月18日,在位于河间市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园的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二期生产车间,20多台数控机床高速运转,加工用于油田钻采的螺杆。
“二期螺杆生产项目将和一期钻头生产项目一起,形成公司钻采设备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占奎说。
河间市发改局局长槐汝彬介绍,在格锐特二期项目建设中,为提升审批效率,项目审批单位、建设单位等通力合作,涉及8个部门的26个审批事项环节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平均每个审批环节压缩材料审核时限和审批时限50%以上。
该项目土地摘牌前期,河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标准地+承诺”方式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开发区项目领办人全程带领项目建设单位准备各项报建材料,保证报建流程顺畅无阻。格锐特公司签订土地合同后,办理用地规划、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等各项手续,实行齐头并进、并联审批结合,仅用两天时间就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登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2024年以来,立足精准帮扶,打通企业发展堵点,河间市按下项目审批“快进键”。该市制定《工业项目手续推进任务图》《工业项目手续办理推进时间表》,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项目责任单位明确一名熟悉工业项目审批业务的科级干部作为项目领办人,紧盯项目推进流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帮办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着眼靠前服务,实行容缺预审、串并联审批同步进行。项目领办人带领项目建设单位提前准备报建材料,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一次性告知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途径和审批时限,实行资料准备和审批工作同步进行,在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先行开展预审工作,待资料补齐后闭合审批。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河间市确定10名优化法治环境监督员,搭建好政法机关与企业沟通桥梁,及时传递各类经营主体的意愿、呼声和期盼,找准为企服务的结合点、切入点,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法治需求。监督员入企宣传84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38件。
河间市还用足用好“金融超市”“数字工商联”“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不断强化金融支持服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800亿元,贷款余额360.6亿元,贷款增量50.8亿元。
该市还持续加大惠企减负力度,2024年减税降费6.6亿元,新增经营主体11863户,总户数达到7524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