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第一”潍坊:不止端稳“粮满仓”“菜满筐”,更有富农产业链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5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农业第一”潍坊:不止端稳“粮满仓”“菜满筐”,更有富农产业链
大众日报
前不久,“一条上市公司董事长晚饭怎么吃” 的视频引人关注。视频中,山东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拿出一袋预制红烧肉倒入锅中,切入土豆块加水焖煮,出锅前加上彩椒,隔着屏幕都可感受到这一色香美食。
在2月10日举办的潍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中,得利斯荣获强农兴农领军企业,郑思敏本人也喜授潍坊市畜牧生产先锋。潍坊对得利斯及郑思敏的肯定,源于他们对农业精深化的不断追求。
近年来,得利斯集团“猪牛并举”,双业发展。去年,年产十万吨肉制品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产品达到出口日本、欧盟标准,得利斯行业龙头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潍坊6个单品销售过亿元的“单品爆品”特色农产品中,就有得利斯圆火腿。
2024年,收获满满的不只得利斯。去年,潍坊农业交出几项硬核成绩:从“饭碗”看,潍坊端得更稳了,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获省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设区市”督察激励;蔬菜总产量首次迈上1400万吨台阶,达到1418万吨;肉蛋奶总产量首次迈上200万吨台阶,达到209万吨,均稳居全省第1位。
潍坊农业强,不只有“粮满仓”“菜满筐”。2024年,潍坊农业以“稳产保供”为基础,以“产业链升级”为引擎,以“深加工转型”为突破,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一年,潍坊不仅夯实了“齐鲁粮仓”的基石,更通过创新驱动和全链条增值,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共同富裕的“金钥匙”,更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潍坊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58.7亿元、可比价增速4.4%,总量全省第一。在基数大的前提下,增速仍居全省第二。无论从“量”还是“质”来说,“现代农业全省第一”的城市名片实至名归。“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走进潍坊农业,企业已跳出传统种植养殖的单一模式,向全产业链要效益。这里形成蔬菜、畜牧、农机、花卉4个千亿级产业链,以及生姜、朗德鹅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高密市全年粮食产量达18亿斤,正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这里的面粉企业将小麦转化为春卷、乌冬面等200多个品类,出口至日韩、欧美,实现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临朐引入朗德鹅,经过30年培育,成为亚洲最大的鹅肥肝加工基地,带动6000余人就业,养殖户年均增收超10万元;安丘牛蒡产业通过药食同源研发,推出100多个深加工产品,年出口量达300余吨。
潍坊农业一系列“接二连三”的产业链延伸,从“卖原料”转为“卖品牌”,让潍坊农业更强;一件件潍坊农特产,激活了黄土地的“价值密码”,让农业竞争从“产量之争”转向“价值之争”;一条条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参与到生产各环节,欢喜分享增值红利。
农业最需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解决的是农产品生产与销售问题,鼓起的是老百姓的腰包。
近年来,潍坊市积极学习运用的“千万工程”经验,力促潍坊坚定走好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之路,更大力度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在农村,潍坊高标准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片区、覆盖村庄1216个,新改建农村公路406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95.5%,998个村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384个省级和美乡村、33万户美丽庭院成为亮丽风景,“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潍坊正变为现实。
如今,潍坊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过10万元,其中628个村过百万、21个村过千万。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232.9亿元,股金分红26.64亿元。从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来看,去年,潍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1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4:1,大幅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说,潍坊“三农”交出的这张答卷,分值很高。(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