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则海淀强”!“新春第一会”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5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企业强则海淀强”!“新春第一会”引发热烈反响
北京海淀
“这些政策,对我们数据基础设施领域来说是重大利好!”2月14日,蛇年“新春第一会”——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政策发布环节,参会的北京科杰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低声与同事讨论。当天,与会企业代表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会议展示的PPT内容,记录下每一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细节。
会议伊始,海淀区以城市之名向海淀企业致敬,并发布了一系列土地空间、惠企举措,启动、签约了一批重磅项目。大会在各领域参会企业中引发强烈共鸣,多家企业代表表示,海淀区的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企业更加坚定了扎根海淀、共谋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让企业站稳高质量发展C位’”
会上,海淀首次以城市之名,向在这里深耕主业,为海淀城市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拥有优秀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海淀企业”代表致敬。
“这次大会让企业站稳高质量发展‘C位’,让我们备受鼓舞。‘企业强则海淀强’,不仅道出了企业的心声,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海淀区尊商重企的最大诚意,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深耕海淀、服务全球的信心。”北京华大研究院助理院长魏玮说。
奋勇争先、担当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角”是一个个锐意进取的企业,一位位敢为人先的企业家。将“高光时刻”“主角光环”“全场掌声”,给到企业、给到企业家,是大会释放的强烈信号。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淀与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的决心和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海淀、持续发展的信心。”快手科技副总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宋婷婷表示。
政策红利释放 企业信心倍增
这场会议既是动员令,也是“风向标”。海淀区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脉搏,推出涵盖资金、产业、人才、资源的全方位扶持政策,覆盖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重点项目推进及国际化合作等领域,并宣布将集中推介18个园区(楼宇)共计368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及更新改造的城市高品质空间,吸引企业落户。
政策的发布,既是产业布局的“指南针”,更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金钥匙”。北京科杰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洋说:“会议展现了海淀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引领作用,政策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科技创业者我们备受鼓舞,选择在海淀这片创新沃土发展,发展新兴产业,投身科技创新服务,不仅是我们的使命,更是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
“在政策支持方面,海淀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不仅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更是实实在在地减轻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快手科技副总裁宋婷婷表示。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蔡维荣指出:“海淀在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领域形成企业合力,政策支持让我们的创新步伐更坚定。”
“海淀是创业沃土,既培育了小米、百度等领军企业,又不断滋养新‘萌芽’。此次政策发布,让初创企业对未来信心倍增!”北京氪星创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建飞说。
扎根海淀沃土 勇于创新突破
众多企业代表用“振奋”“信心”形容参会感受,表达深耕海淀的决心,并明确了技术攻坚方向,分享了企业在海淀的未来规划。
深原质药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管峥分享了企业在AI制药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AI辅助蛋白质药物设计,我们的抗癌和代谢药物研发周期大大缩短。海淀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政策扶持,坚定了我们深耕AI制药的决心。未来,我们将加速技术转化,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纳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FO李科介绍了企业在超分辨显微成像领域的突破:“我们的第二代SIM技术实现了60nm分辨率下的活细胞动态观测,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海淀,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看见不可见’的工具,助力科研突破。”
知合知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中表示:“依托海淀区的政策、技术、人才等创新优势,我们将努力把海淀打造成为AI时代RISC-V全球技术策源地与产业高地。”他提到,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正在成为全球AI计算的重要底座,海淀区的创新生态为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北京艾捷科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杨光则聚焦生成式AI算力基础设施:“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赋能数字经济,推动海淀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计划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为AI应用场景提供更强算力支撑。”
“作为扎根海淀的科技创新企业,我们深切感受到这片热土对前沿技术的包容与赋能。海淀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更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北京华大研究院助理院长魏玮表示,下一步,华大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北京华大生物与信息融合技术研究院,在DNA存储、生物大模型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联合中关村科学城的高校、医疗机构,推动智慧医疗平台落地;同时,打造区域生物大数据平台,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共享机遇 与海淀共成长
“15年前,小米在北四环保福寺桥边的一个小办公室里起步,十来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当时,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小米能够发展成为今天的全球科技巨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会上深情回顾了小米的创业起点,并表示小米的成长离不开海淀区这片创业沃土的支持,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海淀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快手科技副总裁宋婷婷也分享了企业与海淀共同成长的历程:“从五道口居民楼到日活超4亿的全球平台,快手的飞跃离不开海淀有力的政策和人才支持。未来将深化AI技术应用,打造数字经济新标杆。”她特别提到,快手“可灵AI”大模型上线半年用户已突破600万,“海淀的科创土壤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诞生于海淀这片科技创新的沃土,君联资本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海淀区丰富的科研资源、完善的创新生态以及优越的营商环境。我们始终将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核心使命,并将海淀区视为重要的发展基地。近期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联合中科院等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将一些具有稀缺价值的科技企业引入海淀。”
会场外的展板前人头攒动。企业代表们围在一起,讨论政策细节,分享发展经验。海淀区各委办局与街镇的负责人也穿梭其中,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为企业答疑解惑。
“海淀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专注创新,开拓新赛道。”一位初创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大会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随着会议结束,企业代表们带着满满的信心走出会场。阳光洒在中关村大街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映照出这片创新沃土的勃勃生机。正如企业代表所言:“选择海淀,不仅是使命,更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责任。”在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上,一场以创新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正加速书写,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正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记者:李平
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