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一号文件剑指“AI+制造” “世界工厂”东莞如何破局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5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开年一号文件剑指“AI+制造” “世界工厂”东莞如何破局
潮新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森铭
近日,“世界工厂”东莞发布政府“一号文”,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为主题,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措施》提出,力争到2027年东莞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
这标志着东莞这座国际制造名城,将在未来几年全面发力AI领域。
位于东莞滨海新区的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AI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跑AI成本
面对AI新“风口”,各大城市争相入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密集出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抢滩布局未来产业,“世界工厂”东莞亦冲锋在前。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每座城市在政策表述上多少都有提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像东莞直接发布关于AI的“一号文”并不多见。
“AI迭代非常迅速,城市定位一旦犹豫不明确,很可能错过AI迭代升级的机会,东莞这次走在了大部分城市的前面。”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潮新闻记者表示。
“一号文”特别提到,接下来东莞将构建“1+1+N”算力供给体系,到2027年全市可调度使用算力10000P以上。
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院长、微软公司前首席技术顾问管震对此解读:“目前,10000P算力规模在城市是比较大的,如果能充分利用全部算力,足以满足东莞这座‘世界工厂’对AI和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而所谓的“1+1+N”算力供给体系,即建立1个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统筹调度市内外N个智算资源,全面构建东莞公共智能算力供给体系,同时设立最高5000万元的算力券。
位于东莞的某数控设备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黄浩苑 摄
“不可否认,很多制造业企业对于AI运用并不熟悉,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是‘AI+制造业’很好的开端。”管震说,“虽然Deepseek将AI成本有所降低,但对于制造业应用而言,每个公司单独跑一套AI,在成本上并不现实,公共服务平台为东莞‘AI+制造业’提供了高效的升级通道。”
100+“AI+制造”场景,沿产业链铺开
《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4 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800 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1500 家,初步形成“软硬件开发+核心技术研发+行业领域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城市都看到了AI将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胡刚认为,“一号文”彰显出东莞想要抢占产业爆发新机会的决心。过去东莞就曾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和积极融入深圳都市圈,成功孵化松山湖产业集群,此次如果抓住AI爆发,东莞有机会再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为了充分发挥东莞世界工厂的优势,“一号文”提出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围绕“8+8+4”重点产业链,打造不少于30个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开发不少于3个制造业基础大模型、15个垂直领域大模型、200个“两高”工业小模型、工业APP或工业智能体。
“AI应用到制造业的过程会比想象中速度更快,像东莞拥有15家千亿、百亿级制造企业龙头,只要一个龙头链主企业开启AI应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将会产生快速传导,AI将会在整个产业链铺开。”管震说。
据管震介绍,东莞某制造业大厂在2024年接入问答AI大模型,日常工作沟通效率上提升20%。一旦AI延伸到生产全流程,这家制造业企业将会迎来生产效率的新突破。
“原创的AI大模型、半导体芯片等领域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沉没成本,其取得技术突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管震说,“东莞有着丰富的AI落地应用场景,其带来效益空间非常大。”
东莞创新高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图源:东莞发布
留下人才,城市吸引力将成为关键
新的科技创新,最开始都缺乏抗风险能力。胡刚向潮新闻记者分析道,想要留住和培育AI创新成果,东莞的城市吸引力将会是未来关键。
与“一号文”同时发布的,还有2025年东莞“二号文”《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二号文”在软件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服务等八个方面提出东莞要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为东莞的制造业和科创企业保驾护航。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很重要的是人才服务,AI创新有不少偏才、怪才,这些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碍。东莞作为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年轻城市,年轻、创意正是城市的底色,服务好年轻人才,将会是东莞落实AI的必要选项。”胡刚说。
值得一提的是,“一号文”提出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为东莞AI提供资金支持。“在我看来,50亿对于东莞AI创新公司非常有吸引力,这个资金规模,足够东莞培育出好几家AI创新引领企业。”管震说。
除了AI产业本身,东莞地处大湾区广佛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中心,区位也给了东莞一个很好地机会。胡刚表示:“东莞可以扮演更低成本的创新创业空间,重点吸引深圳AI科创资源和人才的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