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风来,北京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起势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3/10/29 22:28:56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政策风来,北京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起势
来源:北京商报
量多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全市范围内将认定2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有关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尚处恢复期,单纯的大型国有企业虽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但不可仅仅依赖大型国企,各类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则可以结合招商引资等方面综合发挥作用,全面对地方的就业、消费、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起到积极影响。
将认定20个集群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全市范围内将认定2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据悉,《办法》所称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定位在区级区划范围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根据今年的认定标准,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需要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集群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位居细分领域全国前列,有较高的集群品牌知名度,集群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00平方公里,近三年产值(或营业收入)均在40亿元以上,集群中小企业产值(或营业收入)占集群总产值(或总营业收入)高于70%,产值(或营业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主导产业占集群总产值(或总营业收入)比例高于70%。
同时,集群拥有不少于1家主导产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者不少于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此外,集群产业链布局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协作机制较完善,建立了通用生产设备、物流、仓储、人力、设计等共享机制,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较强。
对于北京而言,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独立经济学家、泽募家首席研究员张竹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在经济恢复期,单纯的大型国有企业虽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但仅仅依赖大型国企是不可行也不可持续的。“各类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结合招商引资,结合地方产业规划,同时结合当地的政府引导基金综合发挥作用,全面对地方的就业、消费、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起到积极影响。”
“北京在后疫情时代大力建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作为北交所资本市场建设的配套进行的。”张竹然指出,“对这类中小企业也有一定要求,总体上是要与‘专精特新’相匹配,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中小企业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全面增强北京市在吸纳就业创业、引进人才、增加税收等方面的能力。而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有产业链、供应链综合需求的,因而可形成相应的集群效应。”
数字化、低碳是趋势
根据《办法》,北京市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将重点围绕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深化集群开放合作、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能力开展集群培育工作。
其中,在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方面,将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集群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
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指导集群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提升集群数字化管理水平。引导集群企业运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及评测指标,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标准和系统解决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集成应用,提高数字化转型水平。同时,还将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优化集群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开展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开展集群培育工作涉及的方面也是北京经济发展重点与方向的体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是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北京进行集群培育的重点方向之一。张竹然也表示,通过培育工作可以看出,北京的重点主要在于数字化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这两个领域相对较广泛,有着非常多的细分赛道,都可以为北京带来相应的产业机遇,并将来可能在北交所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此外,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进一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培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中,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是核心,只有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加入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是关键,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集群持续发展的保障。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是未来发展趋势,可提高集群生产效率及环保水平。深化集群开放合作可促进集群与外部资源交流合作,提高集群国际化水平。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能力可为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服务支持,促进集群健康发展。
以协同发展促产业升级
量多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共有100家产业集群上榜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其中,北京有2个集群上榜,分别是北京市海淀区行业应用软件产业集群、北京市昌平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事实上,这是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工信部首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并提出力争到2025年,培育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0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中小企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截至目前,这一目标已初步完成。除去1月公布的首批名单外,在《办法》公布前几日,10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100个集群榜上有名。其中,北京有多个集群上榜,包括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大兴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房山区安全防护装备产业集群以及怀柔区仪器装备产业集群。
全国均在推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这一举措将以协同发展助推实现产业升级。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认为,从北京来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拥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和文化资源,建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可以发挥这些优势,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其次,北京市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需求,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升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此外,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增加,为北京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王鹏认为,从全国来看,建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影响同样是积极的。“可以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地位。”朱克力也指出,从全国来看,建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则能够促进全国各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链完整性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推动全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此外,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活力与稳定性。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