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3/10/4 22:12:41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记父亲陈炳章中国松花粉的开发历程
我的父亲陈炳章、母亲顾培英是中国松花粉事业的开拓者。
我的父亲陈炳章196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研所从事油桐栽培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在一本科技杂志上看到美国一科学家撰写的有关花粉对人体健康功能的文章,称其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营养品,对营养平衡有特殊的意义。这使父亲回忆起小时候在故乡苏州吃过添加松花粉的糕米团,至今还能清晰感受到松花粉的清香。有一次他利用出差机会,从村民那里买了数公斤松花粉,便一头栽进了松花粉堆,利用空闲时间开始了松花粉的研究。
从此,父亲陈炳章与松花粉形影不离。
父亲查阅了大量有关松花粉的历史资料。松花粉自古就是食疗珍品:早在2400年以前,《神农本草经》 就有松黄(松花粉)的记载;唐《新修本草》更是阐明其强身壮体的功能;宋《本草衍义》 、明《本草纲目》均有松花粉记载。在《明宫史》 、《池北偶谈》等古记载松花粉为皇宫达官贵人所享用,在历代许多文学作品中留下众多文化名人的赞美诗易。
监狱里的陈炳章,对有关马尾松的这一切如数家珍。他曾经获得第38届布鲁塞尔"尤里卡"银奖、第9届彼得堡新发明新产品金奖等无数的荣誉。对他来说,松花粉的采集、储存、加工、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切。1998年,由于机构重叠而身兼数职的陈炳章因为“公私不分”而“踩了红线”,经济问题上的“失足”使他成为了一名死缓犯人。
正值日本政府与中国林科院商谈利用马尾松花粉在日本培育抗病虫松树品种,父亲认为马尾松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松花粉作为营养源有特殊的意义,一定要将其研究开发为人民造福。可是,为什么这么好的食品资源没有被广泛利用?后来,父亲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找到答案,书中写着"……鲜用寄远,不堪停久……"。原未,马尾松花期在清明前后,这一时期阴雨天气多难以保存,堆放一个晚上就会霉烂,就是晴天太阳暴晒,二个月后也会变质结块。松花是风媒花,一开放就给风刮跑。采集和贮存就是松花粉开发的两只拦路虎。“全国马尾松林有三亿亩,资源十分丰富,不管如何艰难,找到了症结,只要横下一条心定能开发成功。”父亲暗自下定决心。并且动员了母亲顾培英辞去原未的工作,协助他进行松花粉的开发研究。夫妻俩在花期间不分昼夜的在松林里观察松花穗的形态变化,通过观察,最终找到了采集花粉的最佳时间。父亲学的是土化专业,有熟练分析测定能力,经测定了解松花粉含糖、蛋白质非常丰富。但要进一步研究又缺乏仪器设备,他利用油桐研究进行测试,借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测试仪器,研究了松花粉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测试是利用仪器的空闲时间,因此经常会通宵达旦,测定钾、纳、磷等矿物质营养成分则是利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完所的测试设备。由于松花粉研究项目在所里没有立项,没有经费来源,为此,父母亲煞费苦心,到处跑科研单位,找同学,找亲戚帮忙。我舅阿婆顾荣剑曾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计划处长,当时任上海食疗开发公司总经理。在她的鼎力支持下,在食疗公司里,父母亲展开了对松花粉常温干燥技术的研究。失败接踵而来,信心却有增无减,一定要攻破它。毕竟,松花粉是父母亲共同的爱好。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母亲在一次试验中测到松花粉水分含量小于10%,终于找到了关键,父母亲欣喜不己,因为他们已接近成功。后来,经过一次次改进,松花粉的含水量降到5-6%。将这样的松花粉密封贮存2年后水分含量仍在10%以下,不变质而且还具有生命力,经检验发芽率仍可达90%左右,常温干燥技术直至目前仍处世界先进水平。
解决采集、贮存技术这仅是开发的第一步。松花粉虽在历史上有食用记载,但毕竟是时令食品,现代就必须经过毒理研究和卫生学鉴定,还要有完整的营养学研究资料。在松花粉所有中外资料检索中均无任何资料。可是当时没有立项,一无经费,二无资料,三无场所, 四无设备。面对这个“四无项目”,父母亲并没有低头,一步一个脚印,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每一项试验,确保数据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我真的很佩服我的父母。他们利用上海食疗开发公司资助的200元经费在上海第六人氏医院药剂师凌娟珍先生的帮助下,结识了上海药品检验所,完成了松花粉急性毒性试验。但再要继续进行试验费用又不够。父亲将在单位内协助其他课题组完成测试任务获得的少许经费也用在了试验上,当然这也是杯水车薪。松花粉的开发研究倾注了父母亲太多的心血,他们的不懈努力感染了他人。上海药检所程述祖所长采用通融办法,把松花粉开发列为协作项目,以继续完松花粉毒性三致试验(小鼠微生物回复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令人感动的是,上海市毒理协会副理事长任俊长教授放弃春节休息时间亲自进行毒性动物试验,同时还完成了松花粉卫生学鉴定。测试结果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没有经费又要使项目达到高水平,必须要有第一流的仪器设备,不然难以使人信服。当时中国水稻所的测试设备由世界银行投资,是第一流的,拥有先进的原子吸收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等离子元素测定仪。负责这些设备的裘凌沧研究员、梁天锡研究员都是父亲北京农大的老校友,他们听了父亲对松花粉项目的介绍后,也热爱上这个项目。志同道合,不收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松花粉微量元素测定和29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父亲还借用设备完成有害物质黄曲霉素的测定,裘凌沧研究员风趣地说"这是我们的感情投资。"
随后,父母亲又一同编写了“精制马尾松花粉加工储藏技术和口服质量标准”。“ 口服质量标准”又得到上海药检所邱在峰教授的修改,已经具备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所需要的条 件。
在百度中搜索我的父亲陈炳章与松花粉
在好搜中搜索我的父亲陈炳章与松花粉 在必应中搜索我的父亲陈炳章与松花粉 在搜狗中搜索我的父亲陈炳章与松花粉 |